新闻资讯
202BOB3建筑行业项目建设现状 全国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发布时间:2023-08-16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BOB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开年以来,建筑企业积极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一批批重点项目建设正酣,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畅通……建筑业的复苏和转型升级,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

  春节期间,在重点工程一线,不少建设者坚守岗位、就地过年,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中建八局济南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基础设施二期项目仍是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在厦门翔安机场航站区项目建设现场,中建三局数百名建设者坚守一线,确保项目一季度建设进度顺利完成;中建一局承建的中国移动成都研究院科研枢纽项目稳步推进……

  春节假期后,中建集团重大项目建设“拉满弓”“上满弦”。在江西南昌,涉及约5000户居民的南昌市青云谱区三店、洪都街道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正加快推进。在湖南岳阳,中建二局瑶塘坡社区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现场,项目建设者挖沟槽、疏管道,解决区域水流不畅,积水内涝的难题,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施工。在安徽合肥,中建四局承建的合肥市瑶海区2022年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经过雨污分流、屋面防水、内外墙粉刷等整治施工BOB,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得到提升。

  重点工程相继完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增添新亮色。中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月7日,中国建筑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的北京至秦皇岛高速公路遵化至秦皇岛段全线贯通,大幅提升河北唐山、秦皇岛两市北部地区群众的出行品质。不久前,国内已建成的最大跨度路轨两用钢桁梁悬索桥——重庆郭家沱长江大桥正式通车。重庆两江新区至茶园片区通勤时间由40分钟缩短为10分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再添重要基础设施保障。

  中建集团一个个忙碌运转的建筑工地是我国建筑业加快复苏的缩影。展望全年,我国建筑业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BOB,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至12月份,全国建筑业总产值311980亿元,同比增长6.5%,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0.7%。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冬奥场馆等一批世界级标志性重大工程相继建成,彰显了中国建造水平。10天左右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创造了震撼世界的建设奇迹。建筑业加快“走出去”,2021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49.4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32.8%。卡塔尔世界杯卢塞尔体育场等标志性建筑让“中国建造”享誉全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资质审批将提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机关将带头落实,企业申报资质受理后2个月内一定要公示结果。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领域要率先做到。

  将着力提升住宅设计水平。支持举办住宅设计全国大赛,推选优秀户型住宅。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设计人才公益性培训,培养住宅设计优秀人才。

  将组织开展行业技能武,让广大技能人员拥有更多获得感、自豪感,让更多建筑工人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建筑工军。

  将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推进工程质量检测数字化监管。启动涵盖新建工程质量保险、既有房屋质量保险的全生命周期质量保险试点,运用市场化手段创新监管机制BOB。

  将大力推广新型建材。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前提,绿色建筑要从绿色建材抓起,从政府采购抓起。将深入推进城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工作。

  此外,我国将大力发展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做法BOB。持续推动建筑工程质量评价试点,推进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完善工程建设领域职业资格制度,推进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推动实现企业、项目、人员全覆盖。

  发展智能建造,关键在于以数字技术赋能建筑业发展。要加快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的智能建造体系,把握设计、生产、施工关键环节,夯实数据基础,发展装配式建筑。

  伴随数字经济大潮,智能建造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建筑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构成、带动就业的重要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31.2万亿元,同比增长6.5%。当前,建筑业数字化改造前景广阔,加快发展智能建造,关键在于以数字技术赋能建筑业发展。

  智能建造一头连着数字技术,一头连着建造工程,是两者互促发展的“融合体”。2022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我国智能建造步伐加快迈进。然而,仍有不少掣肘因素制约发展。例如,核心设备工具和技术自主能力依然较弱,近60%的企业使用的工程设计主流软件来自国外,工程物联网所需的中高端传感器90%依赖进口。又如,信息化平台主要依赖于企业自主开发,形成独立且不兼容的信息“孤岛”。再如,智能建造普及深度广度不够,钢梁智能制造、混凝土智能温控、智能钢筋加工厂等缺乏统一标准,等等。

  对此,要加快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的智能建造体系,重点把握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三个关键环节。

  具体而言,应聚焦数字设计,夯实标准化和数字化基础,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是智能建造的灵魂所在。要紧扣市场需求,加快以建筑信息模型(BIM)为代表的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推进在工程全寿命期的集成应用,强化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数字化协同,推动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

  数据设计必须基于大数据基础,夯实数据基础至关重要。要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建筑领域融合应用,围绕BIM与数字设计、智能工地、无人施工系统等具体方向开发应用程序。鼓励建筑企业、互联网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这个过程中,要培育一批行业级、企业级、项目级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同步建设政府监管平台。

  聚焦智能生产,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强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针对不同建筑类型开发多样化装配构件,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和消能减震技术集成应用。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是发展重点,要推动建立钢结构住宅通用技术体系,鼓励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推广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促进装配化装修与装配式建筑深度融合。智能生产场景广阔,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大。要强化智能建造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商业化应用,加快突破部品部件现代工艺制造、智能控制和优化、新型传感感知、工程质量检测监测等一批核心技术。

  聚焦智能施工,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推广绿色建造方式。智能施工是在数字设计、智能生产基础上的应用集成。可重点推进与装配式建筑相配套的建筑机器人应用,辅助和替代“危、繁、脏、重”施工作业。推广智能塔吊、智能混凝土泵送设备等智能化工程设备。加快加强新型传感、智能控制和优化、多机协同、人机协作等建筑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形成一批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

  《2023-2028年建筑装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BOB、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